金正昆講禮儀觀后感?觀《金正昆談禮儀》有感 “人際交往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到交往對象要什么,我們就要在合法的情況下滿足對方什么。”這是1987年,美國學者亞歷山大德拉博士和奧康納博士發表論文闡述白金法的一句話。那么,金正昆講禮儀觀后感?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禮儀看似虛無抽象,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簡單的個體,我們反映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一個行業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下面我帶來的是現代禮儀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X年4月25日中午11:00在動資樓331觀看:金正昆《禮儀就在你身邊》。通過觀看,使我認識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時刻和“禮儀”息息相關。同時,也使我認識到了在生活中我們易忽略的一些禮儀常識,學到了很多關于禮儀方面的知識。
正如金正昆教授所說 :“禮”是尊重的意思,禮者敬人也;“儀”是恰到好處地向別人表示尊重的形式。在人際交往中,既要尊重別人,更要尊重自己;不但要光說尊重,也要把自己心里想的東西表達出來,即善于形式。所以“禮”和“儀”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懂得尊重,而不去表達,就體現不出“禮儀”的真正含義。所以在現實生活中要表達出對他人的尊重,不光只是表面上的尊重,也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出來。比如說,和老師打招呼,一個最普通的例子,見到老師時要主動向老師問好,這其實也就表達出對老師的尊重。
通過題目《禮儀就在你身邊》就可以知道,“禮儀”二字體現在細節方面,體現在生活中的細微之處,也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一個人的涵養。
觀看了金正昆教授的《身邊的禮儀》后,做為一個剛剛踏入社會事業的后輩,對于“做人”和“禮儀”我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我深刻地體會到,做為一個社會新人,僅僅自尊自信是遠遠不夠的,對此,我也做了許多深入的思考。
中國乃禮儀之邦,衣食足而知禮儀。那么,什么是禮儀呢?金教授認為,“禮儀者,履也”,照《說文解字》的說法,禮就是車輪壓的印,即前人定的規矩、家法和行規,做人的規則。比如說公共場所不宜高聲喧嘩,會場、影院不宜接聽手機。金教授指出,荀子講“禮者,養也”,“禮由心生”,一個具有良好文明意識的現代人,禮是必備的基本教養,必須表里如一。“文明禮貌服務,怎么對待別人?那就要做到‘待客三聲’——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不僅要形式美而且是心靈美。”禮儀就在我們身邊,對每個人來講都是很重要的。金教授稱,“有道德才能高尚,有修養才能文明。”講禮儀要有陽光的心態,學會理解、欣賞別人、包容別人,而非挑剔別人,有容乃大;因為世界不完美、世界覺有多樣性,“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禮者,敬也”,懂得尊重別人、尊重自己,每個人都是天使,這樣生活、工作就會變得美麗可愛。
大致上禮儀所體現的就是尊重。我認為尊重又分為自尊和尊他。
禮儀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當今世界,禮儀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禮儀與發展同在,與進步共生。注重禮儀,學習禮儀,實踐禮儀,已成為全社會的一種共識。禮儀,它不僅是一種道德規范,更是恰到好處地向別人表示尊重的具體形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不同的一句話和不同的一個舉動來表達同一個意思,其效果就可能大不相同,也正如俗話所說的:“一句話講得人笑,一句話講得人跳”。這就需要善于表達文明禮儀的方式,從而也顯現出了講究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和別人打交道時,你一定要恰到好處地把你的尊重和友善表達出來。你不去表達,穿衣服你不注意,和別人說話你也不注意,那么你很可能就會自找麻煩,惹火燒身,影響到有效的溝通。你對別人的尊重,往往可能會被別人誤會。所以要善于表達自己的律己與敬人之意。例如:作為服務行業的我們,在收費過程中,需要向司機拿零錢時,對方明罷著是一位年輕的女士,你卻稱呼成啊姨,她給你才怪呢?.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聲六月寒.這就需要我們撐握人際關系交往的禮儀,才不會搞出低級的笑話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禮儀能夠調節人際關系,從一定意義上說,禮儀是人際關系和諧發展的調節器,人們在交往時按禮儀規范去做,有助于加強人們之間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關系,緩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沖突。
《教師禮儀》觀后感1
鏗鏘有力、談吐不凡、談天說地、博古通今——這就是我看了《教師禮儀》之后對主講人金正昆老師的印象。
作為一名已進中年的人民教師,整日穿梭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每天高高興興到學校,歡歡喜喜回家來。很少思考一些問題,大有“知足常樂”的味道。是金教授的《教師禮儀》光盤,使我對“禮儀”一詞進行了思索。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提倡教師禮儀是時代的要求,職業的期待.教師在禮儀推廣和普及中,扮演著為人師表,率先垂范的角色。但事實有時并非這樣,下面是一組不和諧的鏡頭:
樓道上,學生熱情地向老師問好,而老師卻無動于衷;上課了,學生齊刷刷的起立:“老師好”,“坐下”,老師面無表情;課堂上,老師后背對著學生寫著板書,嘴里卻叫著某某學生的名字讓他回答問題;辦公室里,學生找老師交談,而正改作業的老師卻不舍得停手……
是啊!我們老師總在忙,有時無暇多想。但我們必須要想,因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啊! 我們教師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因此老師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都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試想,當學生的熱情有禮換來的是老師的冷漠時,他會對老師怎樣想?又會對學校的教育怎樣想?他以后還會文明禮讓嗎?因此,我們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
所謂公關禮儀,公關是塑造組織形象的藝術,禮儀是塑造個人形象的藝術,公關禮儀是一個統稱。公關禮儀是一門學問、是一門交往中的藝術科學。通過觀看金正昆教授的公關禮儀,理解了公關禮儀的含義、重要性及所包含的內容。公關禮儀可以分為以下個方面:
(1)形象、溝通、互動
我們在與人交往接觸時,最初展現的就是自己的形象,不僅代表自己還代表我們背后的組織,可見形象的重要性。形象主要包括著裝、言談、舉止、表情等,所以我們不僅要注重外形,更要注重自身內在的涵養。
(2)心態
在現代生活中,是不斷與人交往和接觸的過程,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只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和較高的智力是不夠的,還需要有非常重要的情緒控制調整的能力。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笑面人生,開心每一天,做事懂得善于放棄,量力而行。
(3)不同場合下的禮儀
我們在工作中會參加各種不同的會議、見面會、宴會、舞會等,那么在不同的場合下禮儀也是不同的,但是宗旨是一樣的。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著裝、妝容、首飾等,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和交流方式,在交流過程中要懂得互動、參與,同時要學會快速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對方。
以上就是金正昆講禮儀觀后感的全部內容,第三,禮儀也可以增進交往。我們不可避免地要和別人打交道,懂得禮儀方面的知識越多,就越善于和別人打交道,別人也會樂于以你交往。在人際交往中,就能夠如魚得水。學習禮儀,其實是會讓人受益終身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