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欣賞?篇一:非常經典的現代詩歌欣賞 望白云悠悠山崗,鳥展翅飛翔,聞幽幽風吹,陣陣花香。我終日沉思默想,何來徒然失望?守一段美妙時光,暢游未來度惆悵。我與你相識的時光,正是春風得意洋洋!你無限的喜悅啊——來聽我傾訴衷腸。那么,詩歌欣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詩歌的特點與欣賞如下:
一、【“懷人思鄉詩”的特點與鑒賞】
“懷人思鄉詩”一般與三類人相關:飄泊在外的游子、長年征戰的將士、獨守閨中的離婦。
“懷人思鄉詩”特有的一些意象:大雁、望月、客居、佳節、羌笛、關山等。
“懷人思鄉詩”抒寫的主要情感包括:思念、離愁、哀怨、厭惡戰爭、渴望團聚。
“懷人思鄉詩”抒寫情感的方式: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虛實結合等。
【鑒賞示例】
蝶戀花【宋代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1、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試從“景”與“情”的關系進行分析。
2、歷來評家認為,這首詞的點睛之筆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這兩句表達了哪些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遠?!皝幸小?,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皝幸小钡慕Y果卻是“春愁”,即懷遠盼歸之離愁,不說“春愁”潛滋暗長于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際生出,“草色煙光”之景卻與“無言誰會”之情結為一體,徒自憑欄、希望成空。
2、(1)從“不悔”入手結合全詞分析堅貞(執著、摯誠等),意合即可。
詩歌欣賞的技巧有關注詩題、詩眼、詩注;學會知人論世;把握古代詩歌的常見類型。
1、關注詩題、詩眼、詩注
在詩歌閱讀中,觸目所及的首先是詩題,詩題往往體現了一首詩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趣、手法等。如杜牧,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見之景,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讀詩時,一定要細品標題,把詩歌標題中隱含的信息了然于胸,切不可繞道而行,舍近求遠。
詩眼是一首詩中能體現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詩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趨向,抓住了詩歌的主題。詩眼可以在詩歌標題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個“喜”字直接表達了作者對夜晚一場春雨的喜悅之情。
詩注是在一首詩后命題人所給的補注,可能是對作者寫這首詩時相關的時代背景的介紹,也可能是詩中難讀字句的解釋,還可能是詩中涉及的典故等,對閱讀整首詩和后面的答題都至關重要,切不可輕易放過。
2、學會知人論世
中華詩歌早在遙遠的古代就明確提出“詩言志”的主張,并且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歌是詩人主觀情感的載體,是詩人所處的時代,詩人的人生際遇和命運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詩人的生平、思想、創作風格,有助于對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棄疾曾經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出生入死,南歸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所以其詞多為回憶過去如火如荼的戰斗生活,或者表達報國無門的憤懣情緒。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浣溪沙
小院閑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柳 永
黃鶯兒
園林晴晝春誰主。暖律潛催,幽谷暄和,黃鸝翩翩,乍遷芳樹。觀露濕縷金衣,葉映如簧語。曉來枝上綿蠻,似把芳心、深意低訴。
無據。乍出暖煙來,又趁游蜂去。恣狂蹤跡,兩兩相呼,終朝霧吟風舞。當上苑柳秾時,別館花深處。此際海燕偏饒,都把韶光與。
玉女搖仙佩(佳人)
飛瓊伴侶,偶別珠宮,未返神仙行綴。取次梳妝,尋常言語,有得幾多姝麗。擬把名花比??峙匀诵ξ遥労稳菀?。細思算、奇葩艷卉,惟是深紅淺白而已。爭如這多情,占得人間,千嬌百媚。
須信畫堂繡閣,皓月清風,忍把光陰輕棄。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憐我多才多藝。愿你你、蘭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為盟誓。今生斷不孤鴛被。
雪梅香
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楚天闊,浪浸斜陽,千里溶溶。
臨風。想佳麗,別后愁顏,鎮斂眉峰??上М斈?,頓乖雨跡云蹤。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無憀恨、相思意,盡分付征鴻。
尾犯
夜雨滴空階,孤館夢回,情緒蕭索。
作者花法榮先生,奔八老人。畢業于北京大學,文學愛好者,任多年縣、市級領導。退休后編纂、出版《明清淮安文化研究》、《秋色賦》等多本專著。
這里選取他不同時期感懷的三首詩,與朋友共享。
《同學少年》
廿載寒窗未能忘,酸甜苦辣已倍嘗。
不叫慈母斷機杼,敢勞恩師舞戒方。
名落孫山知立雪,學求京華圖出囊。
最是吾儕傷心事, 批判烈火進課堂。
2002年10月
《入黨四十周年述懷 》
昔日燕園狂少年,導師雄文注心田。
如風似火走世界,亦癡亦醉學大賢。
閱盡滄桑辨好歹,歷經風雨覺苦甜。
不為浮云遮望眼,篤信神州有堯天。
2005年12月6日
(注:1965年12月6日在北大入黨)
《退居偶書》
白駒匆匆今非昨,翹首云天日已斜。
且將雷霆化細雨,曼把彩虹作晚霞。
閑來研墨逐清趣,興至踏苑賞奇葩。
風霜多經人未老,愿盡綿薄謝桑蔴。
2006年2月
一.醉花陰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譯文:稀薄的霧氣濃密的云層掠起煩愁直到白晝,龍腦的香料早已在金獸爐里燒完了。又到重陽這美好的節日,潔白的瓷枕,輕紗籠罩的床廚,昨日半夜的涼氣剛剛浸透。在賞花的東籬飲酒直飲到黃昏以后,淡淡的萱草花清香飄滿雙袖。別說不會消損神魂,珠簾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風,閨中少婦比忘憂草更加消瘦。
賞析:
這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此詞表面上是寫深秋佳節孤獨寂寞的心緒,實則寫得是重陽節思念丈夫的心情。上片寫秋涼情景,是"薄霧濃云",這種陰郁的天氣郁悶難耐,半夜的清冷孤單,獨坐在室內百無聊賴地看著香爐里瑞腦香裊裊地青煙,消磨著無盡的寂寞哀愁。寥寥數語就把一個閨中少婦心事重重的愁態勾畫了出來。在"瑞腦消金獸"的孤獨感之后,緊接著是"佳節又重陽",此乃弦外之音,暗示當此良辰佳節,丈夫不在身邊。古人對重陽節非常注重,是親人團聚、相攜喝酒、登高之日。一個"又"字有著非常濃郁的感情色彩,突出的表現她的傷感情緒。"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玉枕孤眠,紗廚獨寢,該是怎樣一種孤衾難眠的長夜呢?"半夜涼初透"不僅僅是時令轉涼而帶來的感受,而是更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啊。
以上就是詩歌欣賞的全部內容,詩歌欣賞的技巧有關注詩題、詩眼、詩注;學會知人論世;把握古代詩歌的常見類型。1、關注詩題、詩眼、詩注 在詩歌閱讀中,觸目所及的首先是詩題,詩題往往體現了一首詩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趣、手法等。如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