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杜甫的詩?關于詩圣杜甫的詩句 1.杜甫杜甫的詩句 杜甫的詩有:《望岳》、《兵車行》、《麗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悲陳陶》、《春望》、《北征》、《羌村》、《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那么,關于杜甫的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絕句》——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解釋: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開來的萬里船。
2、《江南逢李龜年》——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解釋: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現在正好是江南風景秀美的時候,在這暮春季節再次遇見了你。
3、《春望》——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解釋: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戰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潸然淚下,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4、《春夜喜雨》——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解釋: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春天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
關于杜甫的詩有:《沙丘城下寄杜甫》《寄左省杜拾遺》《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
一、《沙丘城下寄杜甫》——唐·李白
1、原文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2、詩歌賞析
開頭說來這里為了什么事,像是問別人,又像是自言自語,給人一種懸疑效果。第一聯偏向于自己的主觀情緒,第二聯偏向于自己周邊的環境。第三聯寫沒有心情去喝醉酒,唱歌也不能忘記憂愁。
前三聯似乎都是寫自己的情況,和杜甫沒有什么關系,也沒有一個思字,讓人摸不著頭腦。直到第四聯迸發出一個思字,才知道前三聯都是為第四聯作渲染,使得思念更加真切。
二、《寄左省杜拾遺》——唐代·岑參
1、原文
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白發悲花落,青云羨鳥飛。圣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2、詩歌賞析
最后一句,也是整首詩最經典的一部分,有人說這句話是詩人在有意吹捧當朝的皇帝,如果真的是這樣,就不會有上句所說的“悲花落”和“羨鳥飛”了。
這句話更像是詩人悲憤至極時所抒發的情感,也是從側面對此時的朝廷進行諷刺,在詩人的眼里只有那昏庸無能的統治者,才會自認清高。
風雅久寂寞,吾思見其人。杜君詩之豪,來者孰比倫。生為一身窮,死也萬世珍。言茍可垂後,士無羞賤貧。—— 宋代 · 歐陽修《堂中畫像探題得杜子美》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唐代 · 李白《戲贈杜甫》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唐代 ·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
唐朝·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
唐朝·杜甫
溪行衣自濕,亭午氣始散。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驛樓衰柳側,縣郭輕煙畔。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傷時愧孔父,去國同王粲。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
《旅夜書懷》
唐朝·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得弟消息二首》
唐朝·杜甫
近有平陰信,遙憐舍弟存。側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烽舉新酣戰,啼垂舊血痕。不知臨老日,招得幾人魂。汝懦
1. 關于詩圣杜甫的詩句
關于詩圣杜甫的詩句 1.杜甫杜甫的詩句
杜甫的詩有:《望岳》、《兵車行》、《麗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悲陳陶》、《春望》、《北征》、《羌村》、《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秋興八首》、《登高》、《又呈吳郎》、《洗兵馬》、《有感》、《麗人行》、《三絕句》、《病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又呈吳郎》、《夔州書懷》、《往在》、《草堂》、《遣懷》、《又上后園山腳》《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觀兵》、《歲暮》等。《前出塞》、《后出塞》《春望》、《劍門》、《月夜》《月夜憶舍弟》《戲為六絕句》、《偶題》、《解悶十二首》《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羌村》、《贈衛八處士》、《醉時歌贈鄭廣文》、《洗兵馬》、《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歲晏行》《春望》、《天末懷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檻遣心》、《旅夜書懷》、《登岳陽樓》。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于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以上就是關于杜甫的詩的全部內容,關于杜甫的詩有:《沙丘城下寄杜甫》《寄左省杜拾遺》《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一、《沙丘城下寄杜甫》——唐·李白 1、原文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