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學家的故事?1、【愛迪生】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jù)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fā)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fā)明了電燈、那么,著名科學家的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jù)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fā)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fā)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2、【波義耳】
波義耳童年時并不特別聰明,說話還有點口吃,不大喜歡熱鬧的游戲,但卻十分好學,喜歡靜靜地讀書思考。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學歐洲。在這期間,他閱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書籍,包括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的名著《關于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這本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來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就是模仿這本書寫的。
3、【居里夫人】
?
居里夫人是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xiàn)象,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xiàn)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yōu)異成績從中學畢業(yè)。
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24歲時,她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
1、鄧稼先
對中國核科學事業(yè)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為了我國研究原子彈,在一次實驗失敗的時候,冒著被輻射的危險,只做了簡單的防護措施,然后親自抱起原子彈的部分碎片,使得我們得到了寶貴的數(shù)據(jù)。
但是一個星期后,他的身體就出現(xiàn)了多種癌細胞,最后很快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2、布魯諾
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他勇敢地捍衛(wèi)和發(fā)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他到處熱情宣傳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把哥白尼的學說傳遍了整個歐洲。他成為反教會、反經院哲學最堅決、最勇敢的戰(zhàn)士。
1600年2月6日,宗教裁判所判處布魯諾火刑,布魯諾以輕蔑的態(tài)度聽完判決書后,正義凜然地說:“你們對我宣讀判詞,比我聽判詞還要感到恐懼”。最后,52歲的布魯諾在熊熊烈火中英勇就義。
他死后,教會甚至害怕人們搶走這位偉大思想家的骨灰來紀念他,匆匆忙忙把他的骨灰連同泥土一起拋灑在臺伯河中。
3、居里夫人
1934年,著作《放射性》(兩卷)寫成,1935年年出版。約里奧居里夫婦在居里夫人指導下,發(fā)現(xiàn)人工放射性。1934年6月,住進上薩瓦省桑塞羅謨療養(yǎng)院。
哥白尼,為了科學而獻身. 以前在教會的統(tǒng)治之下人們總以為地球是宇宙的圓心,太陽,月亮和星星都圍著地球轉.后來哥白尼發(fā)現(xiàn)了地球和月亮是圍著太陽轉,他創(chuàng)建“日心說”遭到教會的抵制囚于牢中,后來他雙眼又瞎了,直到死時他的書才得以出版.
鮑爾·海斯德是美國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學家.他小時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萬人被毒蛇咬死,就決心研究出一種抗毒藥.他想到,人患了天花,會產生免疫力,而讓毒蛇咬后能不能也產生免疫力呢?體內產生的抗毒物質能不能用來抵抗蛇毒呢?他設想到這也是有可能的.因此,從15歲起,他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體,并逐漸加大劑量與毒性.
這種試驗是極其危險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場.各種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種新的蛇毒,原來的抗毒物質不能勝任,又要經受一種新的抗毒物質折磨.他身上先后注射過28種蛇毒.經過危險與痛苦的試驗,終于有了收獲.由于自身產生了抗毒性,眼鏡王蛇、印度藍蛇、澳洲虎蛇都咬過他,但每次他都從死神身邊逃了回來,藍蛇的毒性極大,海斯德是世界上惟一被藍蛇咬過而活著的人.他一共被毒蛇咬過130次,每次都安然無恙.海斯德對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質進行分析,試制出一些抗蛇毒的藥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傷的人.
吳建南
為科學獻身的化學家莫瓦桑Henri Mojssan 1852一1907
莫瓦桑是法國著名化學家,他在1886年制取了單質氟(F2),因此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
1906年,瑞典諾貝爾基金會宣布:把相當10萬法郎的獎金授給莫瓦桑,"為了表彰他在制備元素氟方面所做的杰出貢獻,表彰他發(fā)明了莫氏電爐."同年12月,一大批莫瓦桑的學生和朋友,在巴黎大學的會議廳里,隆重舉行慶祝大會,慶祝莫瓦桑制取單質氟20周年.會上, 54歲的莫瓦桑即席講演,他在演講的最后說:"我們不能停留在已經取得的成績上面,在達到一個目標之后,我們應該不停頓地向另一個目標前進.一個人,應當永遠為自己樹立一個奮斗目標,只有這樣做,才會感到自己是一個真正的人,只有這樣,他才能不斷前進."在科學的事業(yè)上,莫瓦桑曾取得過重大的戌就,是一代科學巨人.然而,他成才的道路卻十分坎坷,親歷許多困難和危險.
"起死回生"的藥店學徒
1870年,在巴黎的一個交叉路口,有一家十分著名的老藥店,名叫班特利藥店.一天店鋪里十分寧靜,只有研杵和研缽發(fā)出的輕微均勻的響聲,那是幾個學徒在研磨藥物,帶著老花鏡的老藥劑師,在翻看一本很厚的書,尋找藥物的化學配方.當時的巴黎,醫(yī)藥化學十分發(fā)達,化學家和醫(yī)生都堅信,化學方法是治病救命、戰(zhàn)勝死神的法寶.但是肉于科學發(fā)展水平的限制,當時的化學藥品,只對少數(shù)極簡單的疾病有效.在藥店的學徒中,有一位機智聰明的青年,他就是莫瓦桑,正當他細心研磨藥品時,突然,藥店的門被撞開了,一個中年男子跌跌撞撞地沖了進來,他臉色焦黃,汗流滿面,呼吸困難,眼神十分嚇人,"救--救命吧--"他上氣不接下氣地低聲說.藥店的人都放下手里的工作,圍在他身邊."您怎么啦?"老藥劑師問:"我--中了砒霜毒,我把它當藥吃了,現(xiàn)在--,藥性已發(fā)作了--.我--肚子痛得厲害."老藥劑師慢慢地摘下眼鏡,搖搖頭,低聲說:"已經沒有辦法了,在這個時候.最好的醫(yī)生也無能為力了.您,還有什么話要囑咐的嗎?請快說吧,我們一定把您的遺囑告訴您的家人."氣氛十分緊張,大家都默不作聲."請等一下!"莫瓦桑高聲說.他撥開眾人,擠到跟前,看了看病人,回身從藥架上取來一些酒石酸銻鉀、三氯化鐵給病人吃"民然后又讓病人服了一些其他藥,結果病人病情很快就緩解了.又經兩天治療,病人完全康復了.事后,巴黎的一家小報以《"起死回生"的藥店學徒》為題,報道了這件事,許多巴黎人部知道了莫瓦桑的名字.
十年寒窗
莫瓦桑1852年9月28日,出生在巴黎的一間舊房子里.在他10歲時,因生活所迫,全家遷到塞納省的一個小村鎮(zhèn)居住,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莫瓦桑把這個小村鎮(zhèn)改名為莫鎮(zhèn).
莫瓦桑的父親是一位鐵路職工,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一家人的最低生活,再無錢供子女讀書.莫瓦桑一直到12歲,方勉強進了小學,放學以后還要幫助家里做些家務.全家人經常吃最廉價的食品,沒有錢給莫瓦桑買書和文具.但是,這一切都沒有影響莫瓦桑的學習成績,在學校里,每次考試他都名列第一.很快.老師們都喜歡上了這個貧窮而聰明的孩子.少年時代的莫瓦桑,最喜歡學習化學,他從老師那里借來了各種化學書,如饑似渴地攻讀,同時,還自己動手做各種化學實驗.但是由于家庭生活十分困難,他被迫離家,到巴黎當了藥店學徒.
莫瓦桑當了學徒之后,仍然堅持刻苦學習.1874年,他通過考試,獲得了中學畢業(yè)證書:1877年,他又通過考試,獲得了大學畢業(yè)證書和學士學位.他十年如一日長期自學,后來考上了法國著名化學家弗羅密的實習生,這相當于現(xiàn)在的研究生.他還經德勃雷教授的指導,通過了《論自然鐵》的論文答辯,榮獲巴黎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在學習過程中,莫瓦桑從來不滿足于已有的成績,他也不懼怕任何困難,有時連續(xù)十幾個小時查閱資料.有一次他在實驗室連續(xù)工作30多個小時,不吃不喝.他的同學走進實驗室時,看到他臉色蒼自,眼窩深陷,眼睛周圍出現(xiàn)了一圈黑圈,身子無力地歪在椅子上."快,把他送回房間吧1"他的同學和實驗員七手八腳地把他送回房間,但不到半個小時,他又回來了."你不要命了嗎?"同學責怪他."您知道,實驗數(shù)據(jù)馬上就拿到手了!"莫瓦桑堅定地回答.同學無可奈何,只好任他去做.
莫瓦桑就是這樣頑強地學習和工作,這一點成了他后來在科學上做出重大貢獻的基礎.
和死神搏斗
1878年,莫瓦桑在弗羅密實驗室當實習生時,他的同學阿方曼,拿著一瓶藥品對他說:"這就是氟化鉀,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人能制出單質氟來!"
"難道我們的老師弗羅密教授也制不出來嗎?"莫瓦桑問.
"制不出來."阿爾曼十分感慨他說,"以前所有人的所有制取單質氟的實驗都失敗了,大化學家戴維就曾想制取,不但沒有成功,而且還中了毒.1836年,愛爾蘭科學院的諾克斯兄弟.在制取單質氛時,哥哥中毒死了,弟弟進了醫(yī)院.此外,還有比利時的魯那特、法國的危克雷,都在做這類實驗時被毒死了.著名的蓋·呂薩克也差點送了命.你要知道.親愛的奠瓦桑,氟是死亡元素,千萬別去碰它."
"我不怕.阿爾曼,我將來一定要制出單質氟來!"莫瓦桑堅定地回答.
"那你可要倍加小心!"阿爾曼又關照了一句.
這次實驗室談話以后,莫瓦桑增加了一件心事,單質氟總索繞在他的腦海中."單質氟,單質氟,死亡元素,死亡元素……"他有時在夢中也嘟嚷著.怎么樣才能把這種"死亡元素"的秘密揭開呢?莫瓦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1885年,莫瓦桑開始制備氟.開始,他想用氟化磷和純氧氣試驗.當時化學元素周期律才發(fā)現(xiàn)十幾年,氟和氧的化學勢人們還根本不了解,所以他的實驗開始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事與愿違,莫瓦桑不但沒有成功,還白白燒壞了兩個昂貴的白金管.他連續(xù)做了數(shù)次實驗都失敗了,"完了,又完了,又是毫無成效!"莫瓦桑嘆息著.
莫瓦桑的化學知識和化學史知識很豐富,他經多方面的研究想到:氟必然是一種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那就不能在高溫下制備它,也不能用一般的化學方法,如置換反應等."看來,只有用電解法了."他反復思考著.莫瓦桑設想用下式獲得氟的單質:
2AsF3-->2As +3F2 2PF3-->2P +3F2
為此,必須首先獲得氟化砷(AsF3)或氟化磷(PF3),然后再創(chuàng)造電解的條件,用電解法制取氟.莫瓦桑首先制出合格但有毒的氟化砷和氟化磷,在其中加入少量的氟化鉀(KF ),研磨均勻,安裝好電解裝置,接通直流電.開始,反應順利,陽極上有氣泡出現(xiàn),但過了一段時間,陽極上覆蓋上一層砷或磷,慢慢地反應停止了.莫瓦桑也覺得自己全身軟弱無力,心臟劇烈地跳動,呼吸急促而困難."難道我也會象歷史上的化學家一樣,國氟中毒死掉嗎,絕對不能!氟還沒有制出來,要趕快離開實驗室!"莫瓦桑想.但是,他哪里還走得動!不過神智還清醒,他艱難地拾起右手,關掉了電門,隨后就倒在沙發(fā)椅上…….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當他醒來的時候,看見妻子路更站在他的身旁,她在低聲哭泣,臉上掛滿淚珠.
"親愛的路更,我對你說過,千萬別到實驗室來,這里全是毒品,連空氣都一樣,會影響你的健康……."莫瓦桑艱難地對妻子說著.
"親愛的莫瓦桑,如果我不來打開通鳳窗,不知你還能否醒來……,你照照鏡子吧,你現(xiàn)在又黃又瘦,還有些發(fā)青,我打電話叫醫(yī)生來,他會讓你休息一個月."妻子路更不高興了.
"我現(xiàn)在一天也不能休息,制取氟的工作就要成功了!"
莫瓦桑又開始做實驗了,他用了4天的功夫,把一塊瑩石磨成一個U形管,管中放入氟化砷、氟化磷和氟化鉀的混和物.U形管的兩端裝上電極,接通電源.很快,在陽極上方,冒出一個接一個的氣泡.被稱做"死亡元素"的單質氟,終于彼制取出來了.莫瓦桑萬分激動,他自己大聲喊著,"氟!氟!"這是1886年6月26日:出現(xiàn)的奇跡.當時,莫瓦桑年僅34歲.
專家鑒定
莫瓦桑制出氟以后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了書面報告.科學院派了一個三人組成的專家組,對他的實驗進行鑒定.莫瓦桑經過準備,在專家面前重做他的實驗,接通電流后,他的裝置好象不聽話了,幾十分鐘過去了,竟然一個氣泡也不產生.莫瓦桑恐慌極了,他滿頭大汗,反復操作,奇怪的是,裝置就是不產生氟的氣體,這使他十分羞愧和焦急.幸而專家們態(tài)度還好,他們鼓勵他過幾天重做.專家走后,莫瓦桑仔細檢查了他的裝置,他發(fā)現(xiàn),原因很簡單,甚至有點可笑,是由于氟化鉀加得太少了,因而使U形管不導電,所以沒有氟產生三天以后,他再一次在專家面前表演他的實驗時,順利地收集了4升氟的氣體.莫瓦桑在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二年,即1907年,就去世了,年僅55歲,長期和毒品接觸,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他逝世后,世界化學界對他表示沉痛的哀悼.不久,他的妻子路更也固哀傷過度去世了.他們的獨生子路易,把他父母的遺產20萬法郎,全部獻給巴黎大學作為獎學金,一種叫莫瓦桑化學獎,用以紀念他的父親;另一種叫路更藥學獎,用以紀念他的母親.有這樣的好兒子,莫瓦桑和路更在九泉之下,也就心安了.
莫瓦桑一生成果累累,他曾發(fā)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電爐--莫氏電爐,這種電爐可以簡單而迅速地熔煉各種金屬.他自己用它制出了鈾、鎢、釩、鉻、鈦、鋁等十幾種金屬.他的妻子路更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鋁制烹調器的人,這種烹調器是莫瓦桑在實驗室中用他的電爐自己制作的.莫瓦桑還是世界上第一個制造人造金剛石的化學家.他品格高雅,愛好詩歌、音樂和繪畫,他的臥室中,掛滿了各種名畫.
莫瓦桑一生中獲得很多榮譽,他曾彼聘為好兒所大學的名譽教授,俄國還授予他科學院名譽院士的稱號.他著有《氟及其化合物》、《電爐》等著作.
牛頓
被譽為近代科學的開創(chuàng)者牛頓,在科學上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萬有引力定律和微積分學,對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牛頓為什么能在科學上獲得巨大成就?他怎樣由一個平常的人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不禁要聯(lián)想到他刻苦學習和勤奮工作的幾個故事。 “我一定要超過他!”一談到牛頓,人們可能認為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著非凡的智力。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并不聰明。在家鄉(xiāng)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學習成績屬于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游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平時他愛好制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鐘,計時較準確,得到了人們的贊許。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發(fā)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xiàn)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 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小學里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游戲,大家正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并罵他笨蛋。
1、【愛迪生】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jù)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fā)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fā)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2、【波義耳】
波義耳童年時并不特別聰明,說話還有點口吃,不大喜歡熱鬧的游戲,但卻十分好學,喜歡靜靜地讀書思考。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學歐洲。在這期間,他閱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書籍,包括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的名著《關于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這本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來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就是模仿這本書寫的。
3、【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xiàn)象,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xiàn)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yōu)異成績從中學畢業(yè)。
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24歲時,她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
以上就是著名科學家的故事的全部內容,羅蒙諾索夫和利赫曼探索雷之謎,他們用科學實驗揭開雷電的奧秘,在屋頂上豎起一根長長的鐵桿,下面綁了一根鐵尺,想把空中的電引下來為此,利赫曼被雷擊死了,但羅蒙諾索夫并沒有因此而停下實驗與研究,冒著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