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要怎么寫?讀后感怎么寫步驟和方法 以下是寫讀后感的步驟和方法:簡要介紹讀物、概括內(nèi)容、表達觀點、分析論證、總結評價。 簡要介紹讀物:首先,需要簡要介紹所讀的內(nèi)容,包括書籍的名稱、作者、出版信息等。這可以幫助讀者了解你所討論的文本背景。那么,讀后感要怎么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讀后感的寫作方法
如何寫讀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寫法 讀后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nèi)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后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后感》;也可以用《讀有感》;還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兩個詞語)做題目,下一行是——《讀有感》,第一行是主標題,第二行是副標題。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后感的關鍵。 三、要密切聯(lián)系實際,這是讀后感的重要內(nèi)容。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五、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xiàn)出一個“簡”字。 六、要審清題目。 在寫作時,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七、要選擇材料。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lián)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后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 八,寫讀后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nèi)容簡介開頭,然后,再寫體會。 原文內(nèi)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
《朝花夕拾》讀后感
手捧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著從字里行間透露出年少輕狂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曾經(jīng)屬于我們的逍遙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巨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里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艷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中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lián)翩。像是在嘗一道佳肴,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鄉(xiāng)下人,卻能和城里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xiāng)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yōu)槲椋路疬@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鉆進百草園。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閑來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