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來歷作文300字?寒食節起源于春秋時代,其核心習俗是禁火,只能食用冷食或預先煮好的食物。傳說這個習俗與晉國忠臣介子推有關。為了紀念他,晉文公將放火燒山尋找介子推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并規定每年這一天禁止煙火,只吃寒食。清明節與寒食節原本是兩個不同的節日,但在唐朝,掃墓的日子被定為寒食節。寒食節大約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那么,清明節的來歷作文300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來到了, 爸爸媽媽帶我給阿太掃墓。我們將墓地周圍的雜草拔凈,落葉掃盡,供上鮮花食品,表達追念之情。
媽媽告訴我清明節的來源和歷史人物介子推有關。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從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做了國君,為晉國公,獎賞所有跟隨他的隨從,只有介子推拒絕獎賞,帶著母親隱居在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防火韶山逼他出來,誰知卻把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把寒食和清明合二為一,清明節也便成了一個清明掃墓紀念祖先的節日了。
以上就是清明節的來歷作文300字的全部內容,清明節,唐代詩人杜牧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祭掃祖先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春意盎然的時節。在這一天,人們會前往祖先的墳墓,進行祭拜,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清明節的起源,據說和戰國時期的忠臣介子推有關。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