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鴿的故事?老人講完后請求畢加索畫一只鴿子紀念他那慘遭法西斯殺害的孫子。隨后畢加索懷著悲憤的心情,揮筆畫出了一只飛翔的鴿子,“和平鴿”的雛形也就由此而生。1950年11月,為紀念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那么,和平鴿的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姓名: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
全名:巴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羅·讓·尼波穆切諾·圣蒂西馬·特林尼達德·路易斯·畢加索。
Pablo Diego Jose Santiago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Crispin Crispiniano los Remedios Cipriano da Santisima Trinidad Ruiz Blasco y Picasso
生卒: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
描述:畫家 劇作家 詩人
籍貫:西班牙
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抽象派)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藝術才能,他的父親是個美術教師,又曾在美術學院接受過比較嚴格的繪畫訓練,具有堅實的造型能力。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寓言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系到寓言的未來。下面為大家帶來和平鴿寓言故事,快來看看吧。
據說,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有一個聾耳小姑娘住在一個溫謦和平的村子里。宊然有一天帶著血腥的炮火打進了這個村子里,打破村子以往的平靜與安寧。村民逃的逃,躲的躲,村子一片慌亂。只有這個小女孩聽不炮聲,看見人們來來回回的,還以為哪兒出了什么新鮮玩意,人們來來回回的,還以為哪兒又出了什么什么新鮮玩意兒,人們爭著搶著要去看稀奇呢!諾!她的手上正拿著一只未折完的小紙鴿,正坐在石頭上邊折邊背著老師才教的兒歌:“和平鴿,飛呀飛,飛到哪兒,哪兒就和平!和平鴿,飛呀飛……”無憂無慮的,多悠閑呀!但她怎么也料不到,她即將面臨的災難!
忽然,“碰……”的'一聲,一顆炮彈落在了小女孩的身邊,小女孩死了,那只才折好的和平鴿,也不知飛哪去了!小女孩的媽媽抱起了小女孩,呆了,窒息了的樣子!冥冥之中,似乎聽見了女兒叫了一聲:“媽媽!…~”
聽了這個故事,我心痛至極。我的媽媽即將要到廣西南寧上班,大約在中秋節后的一天,這個分離不是生離死別,我都傷心得差點得了抑郁癥,飯一也吃不不,字也寫不好,上課幾乎都在走神……
但是,這個故事母女分離是生離死別啊!母親是何等的傷心欲絕呀?
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引火點,引燃了多少個大戰爭?又焚燒了多少個幸福家庭?
當然,讓世界停止戰爭是不可能的,但減少次數總可以吧!不要讓一個芝麻綠豆大小的火苗,引發一場荒謬不能再荒謬的殘酷戰爭了!又有誰會知道這次戰爭會摧殘多少個純潔的心靈,又會摧毀多少個可愛的小生命!
讓我們站起來,抵抗戰爭,呼吁和平吧!
畢加索與和平鴿
1949年,巴黎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的海報上,畫著一只形象生動的白鴿,那只白鴿隨海報很快翱翔于歐洲各大城市。看到矯健飛翔的白鴿,人們祈愿它象征的和平也能平安地降臨。二十世紀的前五十個年頭,已出現了兩次大戰的硝煙,人民多么盼望和平的生活啊。
這只象征和平的白鴿,出自當時已六十八歲的西班牙美術大師畢加索的筆下。其實在他心里,這只白鴿至少已存在了近六十年。
在西班牙南部小城馬拉加的梅塞德廣場,茂密的綠樹上停息著許多白鴿。它們在藍天展翅的身影,是居住在廣場邊的畫家唐何塞靈感的源泉之一。他畫了不少鴿子。1890年的一天,唐何塞驚喜地看到他九歲的孩子,也畫了一幅鴿子,畫得活靈活現。從此,藝術的天分如鴿子,閃動在這個孩子的內心。那孩子就是幼年的畢加索。
事件:
1940年8月,法國首都巴黎淪入希特勒法西斯之手。西班牙的藝術大師畢加索正僑居巴黎,他整天沉悶地坐在自己的畫室里,仇恨地聽著街上坦克的轟隆聲。在他東鄰的小木樓上,住著一位叫米石的老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米石老人失去了一只左臂膀。現在他的兒子和兒媳都參加了反法西斯的游擊隊,老人與12歲的孫子留辛相依為命。留辛難耐寂寞,在家養了一群白鴿。他將竹竿頂端綁上寬寬的白布條,揮動竹竿,引導鴿們離巢、飛翔和歸巢。
鴿子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公認的世界和平的象征,當功于畢加索。1940年,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匪徒攻占了法國首都巴黎,當時畢加索心情沉悶地坐在他的畫室里,這時有人敲門,來者是鄰居米什老人,只見老人手捧一只鮮血淋漓的鴿子,向畢加索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原來老人的孫子養了一群鴿子,他平時招引鴿子經常在竹竿拴上白布條作為信號。當他得知父親犧牲在保衛巴黎的戰斗中時,他幼小的心靈被仇恨的怒火燃起。他想,白布條表示向敵人投降,于是改用紅布條來招引鴿子。顯眼的紅布條被德寇發現了,慘絕人寰的法西斯匪徒把他推到樓下摔死,還用刺刀挑死了所有的鴿子。
老人講完后請求畢加索畫一只鴿子紀念他那慘遭法西斯殺害的孫子。隨后畢加索懷著悲憤的心情,揮筆畫出了一只飛翔的鴿子,“和平鴿”的雛形也就由此而生。1950年11月,為紀念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智利的著名詩人聶魯達把畢加索大會上揮筆畫的一只銜著橄欖枝的飛鴿叫做“和平鴿”,由此,鴿子被正式公認為和平的象征。
在現代,鴿子也是戰爭英雄,它們曾多次在戰爭期間發揮巨大的作用。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鴿子攜帶信息穿過敵人的封鎖線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人們在船只上面都帶有鴿子,當遭到德國潛艇攻擊之后,就放出鴿子告知沉船的具體位置,這樣幸存的人員就可能獲救。
姓名: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
全名:巴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羅·讓·尼波穆切諾·圣蒂西馬·特林尼達德·路易斯·畢加索。
Pablo Diego Jose Santiago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Crispin Crispiniano los Remedios Cipriano da Santisima Trinidad Ruiz Blasco y Picasso
生卒: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
描述:畫家 劇作家 詩人
籍貫:西班牙
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抽象派)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藝術才能,他的父親是個美術教師,又曾在美術學院接受過比較嚴格的繪畫訓練,具有堅實的造型能力。
[編輯本段]【生平大事記】
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馬拉加(Malaga),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據了不朽的地位。
1881—1900年 童年時期
1881年 10月25日畢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畫作品《斗牛士》;
1894年 首度展出作品;
1895年 進入巴塞羅那的隆哈美術學校;
1897年 進入馬德里的皇家圣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油畫作品《科學與慈善》獲馬德里全國美展榮譽獎,后來又在馬拉加得到金牌獎;
1900—1903年 藍色時期
1902年 完成“藍色自畫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濃郁的藍色調表示貧老與孤獨的苦難; 畢加索《人生》
1904—1906年 玫瑰時期 (粉紅色時期)
1904年 開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時期開始。
以上就是和平鴿的故事的全部內容,1940年,希特勒法西斯匪徒攻占了法國首都巴黎。當時畢加索心情沉悶地坐在他的畫室里,這時有人敲門,來者是鄰居米什老人,只見老人手捧一只鮮血淋漓的鴿子,向畢加索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原來老人的孫子養了一群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