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古詩?全詩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譯文:舊友告別了黃鶴樓向東而去,在煙花如織的三月漂向揚州。帆影漸消失于水天相連之處,只見滾滾長江水在天邊奔流。那么,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古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注解】:
1、黃鶴樓:建在湖北武昌西邊的黃鶴磯上,下面就是長江。
2、煙花:指暮春濃艷的景色。
3、碧空盡:指船消失在水與藍天相接的地方。
【韻譯】:
老朋友孟浩然,辭別西楚的黃鶴樓;
陽春三月煙花如海,他去游歷揚州。
一葉孤舟,遠遠地消失在碧空盡頭;
只見浩浩蕩蕩的長江,向天際奔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送別詩。接下來分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意,供參考。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送別詩。全詩寓離情于寫景之中,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此詩雖為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
這首詩因為朋友孟浩然的離去而依依不舍,表達了作者的依依惜別之情及深深的眷戀.同時也體現出兩人深厚的友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文及翻譯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翻譯:
友人在黃鶴樓向我揮手告別,陽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揚州。
他的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見滾滾長江在天邊奔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廣陵是哪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廣陵”是揚州。揚州是江蘇省地級市,是世界遺產城市、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具有傳統特色的風景旅游城市。揚州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城市。
原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
老朋友向我揮了揮手,告別于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賞析: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由唐朝詩人李白所作。李白生于碎葉城,童年隨父親遷到四川,該詩作于他離開四川后不久,朋友孟浩然從湖北到廣陵去,李白在黃鶴樓給他送行。
開頭兩句本是交待送別的時間、地點、目的地,但這種交待被“煙花三月”這個鮮麗的意象感覺化了。這四個字看似是描寫當前季節美景,實則是以表達美景之意為鋪墊來表達內心難以言表的朋友離去的傷感。
而后兩句,一個孤,一個遠,一個盡,將李白失落的情緒一層層的推向了高峰,最后以惟字收尾,更是一個及其有力量的轉折和總述,將其失落情緒表達的淋漓盡致。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原文: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翻譯: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注釋
⑴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于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
⑵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辭:辭別。
⑶煙花:形容春天薄霧靄靄、柳絮如煙、鮮花掩映的景物,指艷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賞析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送別詩。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
以上就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古詩的全部內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古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譯文為: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