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國慶閱兵觀后感?國慶閱兵觀后感(一)今天是200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整整60周年了,普天下的中華兒女為之歡欣、鼓舞、雀躍。而我正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坐在電視機前翹首期盼。今天是祖國建國60周年華誕,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閱兵慶典活動。幾十萬的士兵和群眾排成整齊的方隊,那么,2009年國慶閱兵觀后感?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國慶60周年閱兵觀后感
備受關注中外的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閱兵大典正緊鑼密鼓地籌備。今年的閱兵式看什么?怎么看?國防大學軍事后勤與裝備研究所副所長崔向華說,閱兵可展現一支軍隊的軍威、一個國家的國威和一個民族的浩然正氣,今年國慶閱兵至少有十大看點。
看發展歷程:素質大幅提高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13次國慶大閱兵,刻下解放軍發展壯大和共和國成長的每一步足跡。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高技術軍兵種已成為主戰力量。經過10年的高速建設與發展,可以預期,今年的國慶閱兵,解放軍武器裝備水平、整體作戰能力和官兵素質都將有大幅提高。
看國力軍威:展現中國力量
閱兵歷來被認為是展國力、揚軍威的最好方式。60周年國慶閱兵,既可以展示解放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和嶄新風貌,又可以展示中國軍隊維護國家安全與統一、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強大信心,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力量”。
看力量體系:參閱要素更全
國慶60周年大閱兵,將是中國武裝力量體系的完整體現,不僅涉及陸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部隊,而且有武警部隊以及民兵和預備役部隊,還將展示一些新型武器裝備。
看武器裝備:“高精尖”亮相
上世紀90年代以來,解放軍發展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信息化武器裝備。
國慶閱兵觀后感——此次閱兵的變化及反映出的問題
一是規模結構上的變化——體現種類齊全、效能優先。國慶50周年閱兵共有52個方(梯)隊,其中徒步方隊17個、裝備方隊25個、空中梯隊10個。這次閱兵將展示56個方(梯)隊,其中徒步方隊14個、裝備方隊30個、空中梯隊12個。
可見,這次閱兵減少了徒步方隊,增加了裝備方隊;減少了陸軍方隊,增加了海軍、空軍、第二炮兵等軍兵種方隊;減少了參閱兵力總體規模,增加了高技術和特種兵方隊。這種規模結構上的變化,充分體現了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體現了我軍機械化信息化復合發展的趨勢和一體化聯合作戰的方向,體現了我軍履行新的歷史使命、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二是武器裝備上的變化——體現國產水平、性能優越。國慶50周年時受閱大型裝備是42型,90%以上是新型武器裝備,其中大部分是我國自行生產研制。這次閱兵將展示的52型主要裝備,全部是國產裝備,近90%是首次參閱。如三代戰機,上次受閱的是從俄羅斯引進的蘇-27,這次是我們自主生產的殲-10和殲-11。
這表明,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軍裝備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軍隊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也反映了國家科技實力的巨大變化。
6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0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后苦難的中國人民終于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只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東方!
國慶,總給人們帶來喜慶,帶來詩意,帶來遐想,帶來憧憬,更帶來希望,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尋常。在這美好的季節,共和國每一平方公里的熱土都浸透著歡欣與幸福,流淌著甜蜜與歌唱。十三億華夏兒女以豪邁激越的歌聲放飛金色的理想與玫瑰色的憧憬,放飛堅如磐石的信念與對偉大祖國贊美的詩行。
古老的長城挺起不屈的胸膛,奔騰的長江翻卷晶瑩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蕩深情的馬頭琴聲,拉薩林卡正傳來牧民奔向小康的歡歌笑語。于是,我看到祖國遼闊的大地上,華夏兒女于天地間引吭高歌。歡慶祖國母親60歲的生日,以共和國兒女的名義,向祖國致意,為母親祝福。
祖國,您如一葉希望之帆,從共和國開國大典的隆隆禮炮聲中駛來;從神州7號飛船遨游太空的喜訊中駛來;從城市改革振興的藍圖和鄉村富裕文明暢想曲中駛來。于是,我看到春風吹進億萬扇幸福的門窗,聽到了“春天的故事”響徹華夏大地。遼闊的海疆飛駛英雄的戰艇,西部邊陲又騰起沖天的火箭。
1.那一天陽光明媚,萬里碧空中點綴著幾朵白云,那一天人山人海,每一顆心都激動萬分,那一天在那一刻,一個雄渾的聲音在天安門響了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瞬間,幾百只和平鴿展翅飛向藍天,幾萬萬人雀躍相擁,喜極而泣。 那一天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后苦難的中國人民終于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只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東方!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全中國人民心中都有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每一個人都永遠銘記住了這個日子。
但那時的中國已經被連年戰爭摧殘的不成樣子,中國的領導人面對的是一個民生凋敝,經濟落后,滿目瘡痍的爛攤子。但政府與人民并未知難而退,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了根本好轉,期間抗美援朝的勝利,西藏的和平解決這些好消息不斷發生,土地改革的成功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徹底消滅了地主階級,這亦是我國史上一個重要而英明的決策。雖然經濟好轉了不少,可我國卻仍然是一個極為落后的農業國,黨和中央又因此發展了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實行的過程中,我國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換成投產,第一輛汽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的生產,武漢長江大橋,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建成,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東北工業基地形成這一切都預示著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風雨過后,北京的黎明。位于長安街建國門的古觀象臺,像一位飽經憂患的老人靜靜矗立,歷經百年滄桑,親眼目睹了中華民族屈辱、抗爭、解放,到以東方巨人的雄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這天,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他在陽光下,欣然西望:
一道壯觀的綠色長城,沿天安門側畔綿亙向東。排列在長街之上的陸軍學員方隊、水兵方隊、空降兵方隊、二炮學員方隊、三軍女兵方隊、武警方隊、預備役方隊、女民兵方隊等14個徒步方隊、30個裝備方隊,似挺立的峰巒,如堅固的城垛,巍然屹立。
10時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60周年慶典開始!60響禮炮轟鳴,讓中華兒女熱血沸騰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鮮艷的五星紅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燒。
10時09分,激昂的軍樂聲拉開了國慶60周年閱兵序幕。中共中央總****、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在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房峰輝陪同下,乘紅旗牌檢閱車徐徐向東,迎著受閱將士的注目禮,檢閱了在長安街威武列陣的44個地面方隊。
"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胡主席的問候如和煦春風,溫暖軍心。
"****好!為人民服務!"官兵們的回答似驚雷回蕩,山呼海應。
10時37分,閱兵分列式開始。在鮮艷的八一軍旗引領下,陸軍學員方隊、水兵方隊、空降兵方隊、二炮學員方隊、三軍女兵方隊、武警方隊、預備役方隊、女民兵方隊等14個徒步方隊,邁著整齊步伐動地而來。
以上就是2009年國慶閱兵觀后感的全部內容,2009年的國慶閱兵是一場令人震撼的視覺盛宴,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強大的國力和民族自信。這場閱兵不僅展示了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展現了中國人民在新時代的精神風貌和奮發向前的決心。在閱兵式中,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整齊劃一的軍隊方陣讓人眼前一亮。從高空俯瞰。